热门多城同创文章推荐

主页 > 多城同创 > INTRODUCE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精华3篇)

2016-12-24 18:59 作者:创卫网 来源:创卫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石城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东邻福建省宁化县,南靠福建省长汀县和瑞金市,西毗宁都县,北接江西广昌县,全县辖5个镇、5个乡,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素有“闽粤通衢”之称。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精华3篇)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专题片解说词之1
 
石城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石城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因地制宜 打造赣江源秀美园林县城
——石城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东邻福建省宁化县,南靠福建省长汀县和瑞金市,西毗宁都县,北接江西广昌县,全县辖5个镇、5个乡,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素有“闽粤通衢”之称。
石城物华天宝,风景秀丽,自然风光旖旎迷人,历来就有赣江之源、红色之源、客家之源的美誉,是著名的“中国白莲之乡”“中国烟叶之乡”和“中国灯彩艺术之乡”。
       近年来,石城县秉承“生态为重”的城市发展理念,围绕打造“赣江源头、赣闽边际客家生态休闲城市”目标,按照“一江两岸,五纵五横一外环”的城市框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多渠道开展园林建设,基本形成了以一河两岸为中心、以新城辐射区为重点、以自然山水交相衬映的绿化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石城特色的城市园林建设新途径。
 
一、措施有力,园林创建得到有序推进。
     近年来,石城县委、县政府围绕“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县已拥有金圣广场、青年广场、仙姑岭森林公园、温坊湿地公园等9个绿地公园,城区公园总绿地面积达110万平方米。在园林建设中,我们注重强化精品意识,突出个性,坚持精雕细琢,采用不同的主题和定位,精心打造,形成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李腊石公园,倚山就势而建、以宣传石城为主题的城南入口景观公园,集休闲、旅游、交通和防洪为一体的琴江公园、温仙段景观公园等一批地方特色鲜明,人文内涵丰富的园林绿化精品和亮点。 2012年,我县又投入1700万元,对清华大道4万平方米的道路绿化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植物景观更加丰富,乔、灌、花、草的组合更加合理,呈现出树种多、品质好、绿意浓的园林景观效果,成为我县一个新的对外形象窗口。2010年以来,我们还投入800多万元,对沿江路、城北大道等路段实施了香樟密植、清水平台柳树种植、森林街道、城区交通岛等建设,道路绿化全部采用全冠树建成,形成了四季常青的绿化景观效果。目前,总投入2.4亿的振兴大道工程即将竣工完成;总投资约2亿元的莲乡大道道路和绿化建设工程也正在开工建设中。今年,我们还将投入资金,完成城区行道树种植、迎宾大道绿化改造等工程。(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按照“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场院植绿”的绿化思路,县政府出台了《石城县单位庭院绿化方案》《石城县全民认种认养树木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绿化管理,不断提升绿化档次,增加绿地面积。先后建成行政服务中心、石城中学、武装部等园林式机关事业单位。强化城区居住小区绿化建设的监督和指导,严规划审批关,先后建成赣江佳苑、锦绣佳园、山河馨城等多个花园式住宅小区。截止目前,城区各单位、小区总绿地面积达46万平方米。
大力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着力提高人均绿地率,组织开展了新春和“五一”义务植树、全民认种树木活动;动员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建设了城区“公仆林”、“红领巾林”、“共青林”、“状元林”等义务植树基地,收到了很好的生态和社会效应。2010年至今,全民义务植树达120万余株,植树成活率达90%以上。
 
二、夯实基础,城市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石城县委、县政府很早就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突出生态建设这个中心,抓好大环境绿化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功能完备的绿化体系。从2010年起,我县大力发展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清洁产业,推行木材采伐零指标措施,取缔山间小造纸厂、木材加工厂和烧炭厂280余家;通过加大招商力度,组建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矿山设备采选基地,引进绿色食品、矿山机械企业20多家;利用荒山坡地、残次林、火烧迹地发展无公害油茶产业基地10万亩;今年以来,我县还以构建赣江源头生态屏障为抓手,大力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着力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通道绿化、特色绿道、绿色富民产业、森林资源保护等六大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石城的绿化环境。(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路网建设发展迅速,城区供水实现全覆盖,环卫设施趋于完善,公交网络日益成型,文化设施彰显特色。2010年以来,累计投资近3亿元,实施了迎宾大道、振兴大道、防洪堤梅福段等12条路网改造工程,道路总长度约25公里,形成了“五纵五横一外环”的城区路网体系,主次干道亮灯率均达98%以上;城市供水网络不断完善和延伸,城区自来水管网达到55.2公里,城区日供水能力达2万吨,用水普及率100%;城区道路保洁率98%,基本实现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垃圾清扫全覆盖,果壳箱实现城区主次干道全覆盖;按照公交优先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公共交通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弘扬本地文化特色,先后启动建设了特色文化展览馆、客家旅游文化一条街、文化艺术中心等一大批文化工程项目建设,并以穿城而过的琴江河为主轴,点线面结合,建设文化亭、文化长廊、文化活动广场等,让城市亲近自然,让自然拥有文化。 突出城市品味和客家人文特色,着重以黄白两色为基调,打造温馨宁静的景观灯光亮化工程。2010年起,相继投入800多万元,实施了城区四座大桥、沿江路、宝福塔、客家风情街等亮化工程,以借绿增色的原则,在全城区绿化带内设置火树银花景观灯,逐步打造出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一楼一特点的亮化特色。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袁水源头绿城新
——芦溪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这里是江西母亲河——赣江源流河之一的袁水河源头; 
  这里位于海拔1918米的武功山山麓; 
  这里是横接湘赣两省的要塞; 
  这里就是秋收起义的发源地——芦溪县。 
  芦溪自古为吴楚通衢,建城历史悠久。据记载,三国东吴宝鼎二年,即公元267年,萍乡设县,县治就在芦溪古城。距离萍乡城区10公里。 
  穿越1700余年时间长河,一度作为萍乡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芦溪,以其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激越跳动在发展变化的潮端。 
  如今的芦溪,已非昔日可比,经济与社会建设比翼齐飞,百姓富裕与环境保护建设共同推进。 
  一座绿色的园林化江南生态新城正在袁水源头崭新崛起。 
  至现在,芦溪县城绿地率达到42%,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1平方米。省里规定的七大类43项考核指标全部达标,部分指标超过了省级园林县城考核验收标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4%。境内武功山被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 
    
  高位推进 全员发动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始终把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工程,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幸福”芦溪的目标,做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经营、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生态型、休闲型、现代化的园林县城。 
  2012年5月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住建、财政、林业、环保、水利、交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为做到统筹协调推进,经广泛深入调查论证,制定出《芦溪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 
  同时,出台《芦溪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各乡镇、部门和单位职责任务,与重点部门、单位签订创园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具体、分解、下放,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在创建推进过程中,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四大班子领导实行分片包干,亲自督导,做到定期深入,认真协调解决创建中遇到的,诸如市场整治、林木管护、道路保洁、房屋征收等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 
  为做到共同参与,全县利用媒体、简报、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全民参与意识。为提升创建理念及广大干群认识,多次聘请专家教授开展生态园林县城讲座,有效促进先进创建意识、创建理念与创建工作的同步与结合。 
    
  科学规划 统筹建设 
    
  建设的关键在规划。为确保创建的规范与科学性,县委、县政府做到统筹全盘、兼顾长远、超前考虑开展规划。 
  全县创园规划以《江西省园林县城标准》和《江西省园林县市申报与评审办法》为指导,按照设施完备、条块结合、点线相间、景观效果好、园林气息浓的原则,聘请省规划设计院专家参与规划。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结合《芦溪县城总体规划》要求,全县编制完成了《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环卫设施专项规划》、《人民防空专项规划》、《防空避灾规划》、《生物多样性规划》等创建规划。 
  在县城城区绿地系统布局、绿地分类、树种及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做到充分体现芦溪的地形地貌特点。 
  至今,全县建成武功山大道、站前路、日江路、挂线等道路绿化带和袁河源公园、金鹰广场、河滨公园、古城公园、狮山公园。正在进行施工的有古城山公园、老鸦山公园、金鹰南路、卢德铭大道等绿化带。 
  计划在袁河两岸建设景观绿化带,形成城市外围重点绿色景观带,成为城市赖以“呼吸”的绿色走廊,使其形成以面状绿化为基础,以片状绿化为重点,以点状绿化为点缀,以线性绿化为纽带的城市绿地系统。 
  目前,已建成的五个绿地公园已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娱乐中心。全县以西海温泉、武功山、羊狮墓、卢德铭烈士陵园等旅游名胜为支撑的园林区域正在形成。 
    
  精心打造 共同呵护 
    
  在绿化建设中,全县立足山水相依,城乡结合的自然风貌,采取开墙透绿、见缝插绿、挖潜透绿、破硬植绿、大树进城,加快公共绿地建设和单位庭院绿化结合、基地绿化与广场公园绿化相结合等灵活多样形式,恰当运用现代造园手法,积极打造示范园林景观。 
  近年来,通过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援助、单位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累计完成投资16亿多元。先后建成古城公园、狮山公园、河滨公园,完成袁河西大道、挂线和武功大道的绿化亮化工程,总共增加绿地面积26万平方米。 
  为形成全员发动、全员参与、全员贡献深厚氛围,在城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开展创建绿化达标活动,实现市级以上园林式单位占城区单位总数的30%以上,县级园林式单位占城区单位总数的60%以上,园林式单位(小区)绿地达标率达到60%。 
  结合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性植绿、管绿、护绿,鼓励村(居)民在家庭阳台、室内外养花,不断扩大绿化空间和范围,使居住区绿地率达到30%,使县城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了。 
  连续10年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领全县机关干部开展植树活动。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配套跟进 确保实效 
    
  为巩固创建效果,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园林品位。 
  一是扩大城区道路建设。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兴建改建6 条道路,拓展了县城发展空间,3年来累计投资7.4亿元,人均拥有道路面积35.6平方米,道路绿化达标率81.25%。 
  二是积极实施县城亮化美化工程。全县更换安装各类各式路灯 800多盏,主次干道亮灯率均在99%以上。 
  三是加快污水处理等公共事业建设。投资5785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9%。 
  四是城区生活垃圾由萍乡冷水冲垃圾处理场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100%。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五是加大了城区网络供水建设工程强度,完成了水污染处理工程,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 
  六是城区现有洒水车3辆,铲车1辆,垃圾拉运车5辆,清运车3辆,造型垃圾桶600个,公厕13个。 
  配套设施的跟进,使得城区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提高了芦溪县城的品位,改善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投资环境,使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芦溪,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留恋于今天的芦溪县城,你会发现,这里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这里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画中的现代化园林城市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质朴的芦溪人民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众志成城,正以百倍的信心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明天。 
    
  注:配文字镜头请具体拍摄制作根据展现工作需要选取确定。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专题片解说词)
 
 
福地莲花、绿色家园
——莲花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村居原自爽,地又是莲花。疏落人烟里,天然映彩霞。”1762年,蜀人李其昌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描绘的就是---莲花:
  1927年,毛泽东作出引兵井冈的决策地就是---莲花;
  2013年,让习近平总书记致敬的“老阿姨”龚全珍就在---莲花。
  这座融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生态资源于一体,集古色、绿色、红色于一身,这就是全国文明城市----莲花。
  这座融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生态资源于一体,集古色、绿色、红色于一身,这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花卉命名的行政县----莲花。近年来,莲花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造林百佳县、全国100家油茶重点县、江西省重点林业县、江西省园林绿化先进县、江西省首届十佳绿色生态县、江西省十大文化古县、江西省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诸多称号。
  漫步莲花大地,处处绿色满园。全县现有林地面积1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1.5%,较全省高出8.4个百分点,规划区面积124.6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1.82%,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2%;建成区绿地率达38.21%,绿化覆盖率达42.31%,乔木绿地率达2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21平方米,人均乔木数达3.5株,植物种类达327种;县域范围高速公路、国省道绿化率达100%,江、河、主要干渠绿化率达85.1%。生态优势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谋划篇
  找准优势,做足特色。围绕实现全国闻名的莲花之乡,主攻绿色品牌,全县上下形成了创建森林城市,建设生态莲花的共识。为全面推进创建森林城市工作,县四套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查、研究创建工作,立足县情制定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封山育林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林业工作若干规定》、《莲花县创建森林城市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件,并严格实行环境保护、森林防火“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将环境保护、绿化造林等指标作为乡镇社会经济考核、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聚万民之心”,创建行动在领导高位推动、部门精心实施、全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中,让森林与城市融为一体,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成为时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变为现实。政府主导开展了“三城同创”、“生态家园保护行动”、“和谐、富裕、秀美产业带建设”、“森林十创”、“千家万户房前屋后种满摇钱树”等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城区园林化、乡村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森林城市体系。短短几年,全县完成造林绿化面积达21.25万亩,建设了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湿地公园和1个森林湿地博物馆,森林覆盖率由64%上升到71. 5%,被评为江西省首届十佳绿色生态县。
 
 奋进篇
  在莲花这个面积1062平方公里,人口26万的山区小县里,竟蕴涵着一个高天岩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玉壶山、湖仙山、寒山三个省级森林公园,那里有着大自然留下来的“原汁原味”的生态资源,山、湖、寺交相辉映,石、泉、洞巧夺天工。黄桥的千年银杏、板源冲的亚洲第一红豆杉、莲花桥的千年古樟、文塘村的千年重阳木……众多珍贵的古树名木,映衬出莲花的优良生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崇山峻岭间,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楼梯磴水库、河江背水水库、清泉溪流,四季不绝,蕴含禾水源头。
  “芳华四季景,绿衣绕村郭”,贯穿全境的319国道绿化融景观设计和生态绿化于一体,绿化美景如诗如画,四时花开,令人心旷神怡。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随便走进哪一个村庄,到处都是一幅丹青之图,但见小树黛绿,大树婆娑,一条条洁白平整的水泥路穿行于青山绿水之间,一片片错落有致的村庄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
 
  产业篇
  “水清石出直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近年来,莲花县通过谋篇布局,在抓创建的同时,还积极引导,促使产业结构从地下向地上转移,由黑色向绿色转变,有力地提升了县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内涵。华翔农林跃居为全省最大的桂花基地、森美农林3000亩红豆杉郁郁葱葱、彩叶基地红叶石楠婀娜多姿,一批前景看好、带动力强的绿色林业示范生产基地,成为10万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家家同种摇钱树,户户齐结致富果”,全面实施的“千家万户房前屋后种满‘摇钱树’”惠民工程,将莲花县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苗木之乡、花果之乡,一个个富有特色的“花果村”成为莲花的花瓣,衬托着莲花之大美,点缀着莲花的生态品牌,全县创评获得了国家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村4个。
 
  创建篇
  乡村美丽如画,城市灿若锦绣。莲花县城以“两廊两翼护两心、九轴十园映众星”的总体布局,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森林之城,耸立在湘赣边区。一支枪广场芳草铺地,乔灌成荫,引得游人如织;莲花广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让人流连忘返;迎宾广场大气恢宏,典型的福地莲花标志、绿意浓浓的花木草坪,笑纳八方宾朋。天如公园依山而建,因人设名,厚重人文,令人追思怀远;滨河公园依水而造,依景造势,杨柳依依,使人心旷神怡;漫步毓秀园、月园、梅园、金角园,高大乔木,姿态优美挺拔,行道花叶同放,花色淡绿雅致。远望金城大道,高大茂密的栾树撑起浓浓绿荫,为行人遮阳挡雨;近观安成大道,车在树中穿行,人在树下漫步,街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和谐相融。(还有那永安大道、解放街、新建街,一条条绸缎似的绿化带、一行行各具特色的景观树,步移景异,引人入胜。)一个宜居宜业、风景秀美的森林城市初现端倪。
  “撑蒿碧水游鱼追,尾尾相逐惊鹭飞”这就是莲花的母亲河----莲江湿地公园,对莲江两岸的生态进行修复与培育,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莲江和荷花博览园的湿地自然景观资源,有机融合古色、红色文化,精心打造莲文化园,丰富的文化内涵,精致大气的雕塑,既又决策内涵,又赋莲花外形,崇文尚德,让人流连忘返。假以时日,一个“一城森林遍两江,满目青翠映莲城”的莲江湿地公园将成为莲花县城创建森林城市的点睛之作。
 
  文化篇
  十年封山育林和造林绿化唱响生态主题,重点实施通道绿化、城区创建、园区绿化、村庄亮化等主体建设工程,打造了一批自然生态型、生态旅游型、新农村建设型等特色村庄,广泛开展城区林木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建立健全义务植树组织和登记制度,充分利用新春、“3.8”、“3.12”、“五.四”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丰富的森林文化书画展,以书画艺术渲染环境文化,将莲花生态文明推向巅峰。
  “一朵花、一支枪、一道菜” 是莲花的主打的三张旅游名片。这“一朵花”就是“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的荷花。占地面积3000亩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荷花博览园,借助莲文化旅游节,伴着全国荷花展,全方位展示了秀美莲花、活力莲花和魅力莲花,提升了莲花对外形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自然生态、绿色环保与现代工业、都市生活在这里交相辉映;开放、文明与活力、秀美在这里和谐统一。一个充满着活力、魅力、合力的盛世莲花,正行进在中国梦的发展轨道上,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福地。
  
 
 
湖南省株洲市园林绿化专题片配音解说词
 
这是一个正努力于进步形象和质量的城市,她不但要扩展“株湘潭”三角带的影响力,还要“以史为媒”进一步进步为湖南省的生态风景之城。株洲,正在开端她表里兼修、魅力晋级的蝶变之旅。
  株洲古称建宁,坐落湖南省东部,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这儿曾是炎黄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民族的鼻祖、农耕文明的创始人炎帝神农氏,就长逝在株洲境内炎陵县鹿原坡。
  有人说,株洲奇秀的文明图腾把株洲的曩昔与将来在不经意间悄悄携手;也有人说,是古典与现代杂糅的人文风味一起打造了如今株洲嘹亮的城市新手刺,也成果了株洲不行仿制的美。
  改变一座城市的相貌,贵在善待这座城市由来已久的天然地舆基因。而对于坐拥千年文明发源之地的株洲来说,更是不失时机地凭借了这一进步城市文脉的支点。
  而在建国之初,株洲仍是一个仅七千人员的小镇,城市园林美化几近空白。1951年株洲建市后,其时的三三一厂在厂区内修建了一座面积580平方米的小游园,然后敞开了株洲市城市美化建造的序幕。2001年8 月,株洲市委、市政府为习惯园林美化作业开展的需求,设立了园林美化局。但是,作为新式的工业城市,在适当长的前史期间内,株洲市对城市园林建造并没有给予满足的注重,而这一点也给这座曾在共和国的前史上不断发明奇观的城市留下了环境欠佳的后遗症。
  为完结工业城市向园林城市的改变,株洲市开端将目光转向城市园林美化建造上。2000年,株洲市初次提出了“创生态城市、建小康家乡”的标语,并将之归入全部城市的开展战略。2001年,株洲市委、市政府依据株洲的特征,提出了“以炎帝文明为主题,以江南山水为特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要点披绿湘江两岸”的设想,为株洲确立了“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工业新城”的城市定位。 2003年株洲市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湖南省园林城市”,紧接着,2004年,株洲掀起了创立国家乡林城市的高潮,2007年,株洲市顺利完结“创立国家乡林城市”方针。如今,市区69条主次干道的美化普及率到达100%,美化达标率到达84%。提质改造老旧社区18个,根本消灭了城区黄土露天表象。
  或许是自古沿承的光芒四射,成果了株洲在中国的城市开展中毫不含蓄地昂首阔步,无处不在地散发出傲视群雄的自傲与魅力;也或许是那富丽纷乱的绚烂美景,铸就了株洲流光溢彩的表面,让株洲水到渠成地成果了全国城市开展进程中的片刻芳华。
  因为株洲市也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新式城市,所以,在城市景象的建造规划上充分利用了工业组团与中间城区之间的天然山体,将茂盛的原生态山林充任城市的“绿肺”,一起狠抓老公司的结构调整和环境管理,然后逐步形成了工业化山水园林城市的景象特征。如今的株洲市已然形成了以公共绿洲为“点”,路途美化、防护绿洲为“线”,居住区美化、单位庭院美化为“面”的三位一体美化系统。他们依照总体方针和城市四区不一样的特征,合理定位,凸现区域特征。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作为老城区,在新建和提质改造中,通过路途拓宽、撤除违章建筑、征地和租地等多种形式,整合城市资本,拓宽城市绿洲空间,尽力打造城市亮点,形成了许多精品、样板、特征工程。以石峰区为例,石峰区就以“增绿治污”为方针,对于工业区空气质量不佳的特征,合理选用植物种类,在空坪隙地植树造林并建造社区游园场所。市检察院、市法院、电业局在撤除围墙后,则以植物造景为主,一起又恰当增设供市民旅行休闲的小游路和设备,使全部行政社区犹如一座公园,并由此变成湖南甚至全国园林美化的样板。
  事实上,多年来,“美化株洲,美我家乡”一直是株洲创立国家乡林城市作业不变的主题,所以也就有了如今株洲市打造“城市森林”这一城市美化建造新理念的诞生。而作为株洲园林城市建造的幕后推手,株洲市园林美化局无疑是功不行没的。他们环绕“以绿为美、以水为源、以人为本”的城市建造理念,通过增植乔木和景象提质改造,城市绿量大幅进步,到达并超过了国家卫生城市规范,使株洲市城市美化景象作用和全体档次都得到了进一步进步。
  有一种当地,任韶光流通,却总有一些沉积在年月流光下的真挚牵动着咱们。它将逝去的繁华记载下来,化作一种实际的幻象从头呈如今咱们的眼前;有一种景致,它的斑斓光影能封存在前史的长河中永久不会退色。株洲,这个南国烟水般的城市,她就像是一幅幅汉白玉上高低有致的上色浮雕,让咱们窥见了一个兴起中的悠悠古城精巧而细腻的质地,从此烟雾氤氲地镌刻在中国城市开展的长河中。这,就是园林映像中的现代株洲。
 
  映象十年
  ——株洲城市园林美化的蝶变之旅
  这是一个努力进步形象和质量的城市,她善待由来已久的文明发源源泉和天然地舆基因,更不失时机地捕捉了扑面而来的现代文明气味;株洲,正在完结她表里兼修、魅力晋级的蝶变之旅。
  株洲古称建宁,坐落湖南省东部,是一方山川美丽,风光宜人的佳境。中华民族的鼻祖炎帝神农氏在这儿开创了农耕文明,如今坐落株洲境内炎陵县鹿原坡的炎帝陵已变成海表里炎黄子孙寻根蔼祖的圣地。
  株洲是一座工业新城,作为“一五”期间全国要点建造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株洲铸就了共和国工业开展史上永存的光辉。
  有人说,奇秀的文明图腾把株洲的曩昔与将来在不经意间悄悄携手;也有人说,是古典与现代杂糅的人文风味一起打造了如今株洲嘹亮的城市新手刺,也成果了株洲美仑美奂的魅力。
  建国之初,株洲只是一个仅七千人员的小镇,城市园林美化几近空白。株洲建市后,作为新式的工业城市,在适当长的前史期间内,株洲市对城市园林建造并没有给予满足的注重,这座造就了工业新城荣耀与愿望的城市却留下了环境欠佳的后遗症。
  当新世纪的榜首缕曙光撒向湘江两岸,改变城市相貌、进步城市档次,改进人居生态环境变成株洲市环境管理的重头戏,然后也敞开了城市园林美化的建造序幕。2001年,株洲市委、市政府为习惯园林美化作业开展的需求,设立了园林美化局。园林美化局一成立,株洲园林人便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完结工业城市向园林城市改变的重担。为了这一前史性的改变,株洲市将创立国家乡林城市作业归入了全部城市的开展战略。提出了“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城市绿洲系统规划为总揽,以改进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方针,依托依山傍水的城市空间格式,建造具有江南山水特征的园林式工业城市,推进人与天然的调和,完结城市可持续开展”的设想,确立了“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随之而来,株洲掀起了创立园林城市的高潮。几经艰苦,几番拚搏,一座“城郊倚绿枕,四港系两洲,一江串众园,绿网织新城”的山水园林城市破萤而出,株洲完结工业城市向园林城市富丽转身。 2003年被命名为“湖南省园林城市”, 2007年,取得“国家乡林城市”荣誉。
 
  在成功创立国家园林城市以后,株洲没有停下行进的脚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株洲园林人又变成了“四创”“四化”、“城市提质”战争的排头兵,向着更高的“生态、宜居”方针进军。
  环绕这一奋斗方针,株洲市依照“以水为源、以绿为美、以人为本”的城市建造理念,厚实开展城市园林美化建造。
  2008年,“十万大树进城”,为城市增绿添景;2009年,“四化”建造之一美化建造中“拆围透绿”88处,新建和提质改造园林美化项目66处,美化提质改造5个大型社区;2010年,“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行升温”三大战争的壮阔舞台上,美化建造“提质量、塑精品”,完结建造项目141个,新增绿洲640公顷;2010年脚步还未谢幕离去,2011年美化建造的大幕又已在初冬的旭日里敞开……
  或许是自古沿承的光芒四射,成果了株洲在中国的城市开展中毫不含蓄地昂首阔步,无处不在地散发出傲视群雄的自傲与魅力;也或许是那富丽纷乱的绚烂美景,铸就了株洲流光溢彩的表面,让株洲水到渠成地成果了全国城市开展进程中的芳华。
  十年开辟向前,十年精彩蝶变。株洲,这个南国烟水般的城市,就像是一幅幅汉白玉上高低有致的上色浮雕,展示在世人眼前。
  今日的株洲城区,不管你散步在街头巷尾、公共场所,仍是居民社区,你总能看到,一排排绿树、一片片芳草、一朵朵鲜花。这儿是提质改造后的神农公园,撤除了围墙后的公园秀美风光与建造大路的郁郁树荫天衣无缝,如织的游人有的在游乐区玩耍,有的坐在木椅上谈天,有的散步游龙湖边赏识湖边风光......绿树红花衬托着一张张美好的笑脸。
  当你游走在拥有东方莱茵河美誉的湘江风景带,江水、沙滩、红花、绿草、游人串在一起,让你顿感"人在景中,景在画中"。
  每到绚烂浪漫的樱花时节,石峰公园不仅招引了株洲市民前往赏识,更赢得了外地游客的“芳心”前来欣赏。
  能最大极限地享用到大天然气味的神农广场,完结了城市中间地带与森林、湿地、湖泊等天然景象的密切触摸。人在其间,或散步,或穿越,或回旋,可纵情放松身心,享用愉悦。
  在株洲,如此高质量的休闲娱乐公共绿洲遍及城区各个旮旯。
  近几年来,除大力开展公园绿洲,株洲中间城区的路途美化也得到了长足开展,路途景象各具特征,株洲大路、中环大路、新华路、露台路、长江路、建造路、石峰大路一路一景,精彩纷呈。
  拆围透绿,发明了湖南省美化建造的一个标杆。市委、市政府率先撤除大院围墙,全市各单位纷繁跟进,庭院美化与路途美化彼此融合,形成一个个的街头小游园,为市民供给了更广阔、更美丽的美化环境。当你散步露台山路,十里长街已难觅围墙踪迹。
  着力提质改造老旧小区生态环境,是株洲市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在朝理念的详细表现。天鹅湖社区、中南无线电小区、滨江小区等近200个老旧小区,通过美化改造,已变得生气勃勃,桃红柳绿,取得了杰出的社会反应,赢得了居民的交口称赞。
  环绕建造“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方针,城市各区因地制宜,科学定位,正在续写绿色华章。石峰区“增绿治污”,狠抓老公司的结构调整和环境管理,工业老区换上绿装;荷塘区“宜居新荷塘、生态大东城”建造如火如荼;芦淞区 “商贸芦淞,绿色走廊”规划雏形初现;天元区努力“打造精品样板工程、建造精巧生态城区”,河西新城绿意盎然;武广新区、云龙演示区敢为人先,谱写着资本节省、环境友好演示建造的簇新华章。
  有一种当地,任韶光流通,却总有一些沉积在年月流光下的真挚牵动着咱们。它将逝去的繁华记载下来,化作一种实际的幻象从头呈如今咱们的眼前;有一种景致,它的斑斓光影能封存在前史的长河中永久不会退色。
  展望将来,豪情万丈。正在承受两型社会建造洗礼的株洲,迈开城市转型晋级的脚步,追求着绿色质量生活的愿望;株洲园林人担负新的使命,昂首向前,热情跨过。

(责任编辑:创卫办)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